朗诵>朗诵美文素材>情感篇>一世情缘

一世情缘

作者: 慕容雅竹阅读次数:3471

      一  元宵

  江南,杭州.

  元宵佳节的前一天傍晚,金色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空,已近老年的清照站在院子里,隔壁邻家传来阵阵悠扬的笛声,顺带夹杂着江南水乡的渔歌唱晚。清照听着,在笛声里缓步进屋,看着屋内条几上古瓶里插着的几枝梅花,而地上火盆里的碳火烧得正旺。它们让她想起三十几年前的新婚之夜,也是通红的碳火,也是绽放的梅花。如今,景相似,伊人早不在。

  忽地,邻家的笛声停了,随之又传来来姑娘们清脆的笑声,清照来到窗前向那边望去,只见几个少女穿戴一新立在残雪还未消融的院子里,准备去看花灯。这情景,让她又想起也是三十几年前的上元节,明诚带着女扮男装的她流连在汴京城里。那时的她也和他们一样高兴,跟着明诚进出大相国寺,走长街过小巷,吃从未吃过的小吃……

  清照想得痴了,好半天才醒过神来,心里长叹一声,默默地走到书架前取下了明诚的手稿,放在书案上,闭上眼睛,轻轻地抚摸着那经自己补充誉写的《金石录》,两行清泪顺着刻满岁月风霜的脸颊滚落。远处的城里,隐隐传来鞭炮声,孩子的笑声也破空而来……

  夜深了,鞭炮炸响的声音和孩子的欢笑声从窗外飘来,反衬着清照的寂寥幽苦,沉思良久,她取出素笺,提笔在纸上写下了《永遇乐*元宵》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浓烟,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知向、帘儿低下,听人笑语。

  作完词,清照合衣而卧,又想起了年轻时风度翩翩,玉树临风的明诚,想起了他们初遇时的情景,想起了明诚幼年做的那个梦。

  明诚小时候,曾梦一书,一觉醒来,只记得其中三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拨。”他将这三句话告诉父亲,父亲告诉他,他将成为一“词女之夫”。

  想到这里,清照苍桑的脸上浮现出幸福的微笑:明诚啊,长大后的你真就娶了我这个词女,让我们相亲相爱,度过了半生美好时光。

  二  告慰

  秋风瑟瑟雨潇潇,落寞处处情悠悠,又是八月了。

  经过数年的辛劳,清照终于将明诚的遗稿校正誉录完毕,并作了些增补。整部书稿清照都用细宣工楷誉写。全部竣工的下午,清照在素绢封面上恭恭敬敬地写下:

  《金石录》(三十卷) 宋秘阁修撰,知湖州市,东武赵明诚撰

  写完这一行字,清照长出一口气,站起来叫丫环在院子里的菊花畦边摆上酒菜和文房四宝,自己披了外衣出来,用镇纸压着素笺,将酒杯里斟满酒,端起来,含笑向着明诚最后安息的方向连倾三杯……

  清照敬完丈夫,望着明诚安息的方向,一时间,多少琴瑟相谐、鸾凤和鸣的往事又纷纷涌上心头。

  明诚和清照,都是学识渊博,博古通今之人,共同的情趣和爱好使他们婚后的生活幸福而又美满,明诚每每从太学回家,就携妻子一起出入于大相国寺内,寻觅珍稀碑文。每见到心仪之碑文,就满心欢喜购回,回到家里,两人又相对而坐,鉴赏品味,其乐融融。

  啊!那是明诚的故乡青州,被罢官的明诚带清照隐居在这里,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远离了尘世纷扰的他们,更加潜心于金石书画的搜求和研究。在这里,清照勤俭持家,布衣素食,身无丁点装饰,室无丝毫豪华,家中的一点积蓄,除了简单的衣食所需,都用来搜购史书中记载的善本。晚饭后的时光,就在“归来堂”上点上蜡烛,有时整理书籍,加以题签;有时相互评论前代的金石彝鼎。

  为了书画古器,夫妻俩可为倾囊而出。早在明诚出仕时,就对清照说道:“宁愿饭疏衣简,亦当穷遇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清照深深理解丈夫的追求和理想,甘愿相随,将他这种爱好,比作杜预的“左传癖”和王维的“书画癖”,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她学会了过精打细算,节衣缩食的生活,数年如一日,乐此不疲。清照的理解和支持,使得明诚对清照的爱情更加深厚,请人为妻画像。画像中的清照手持幽兰,端庄典雅,沉静淡泊,明诚爱如珍宝,为画像题字:“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慕。”对妻子的人品和词品,表达了由衷的敬慕,也许在心里,明诚还为自己能冲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而得风华绝代的佳人相伴一生沾沾自喜吧?

  一阵冷冷的秋风吹来,将清照的思绪从回忆中拉回,她返身回屋,伏在案前开始写《金石录后序》。在后序里,她最后写道:

  “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

  深秋的天空,这时变得一碧如洗,一朵白云向着清照飘来,那是明诚吧,他总是最明白清照的心意,夫妻一生情深意长,他怎舍得留下她。今日清照完成他一生的夙愿,为世上留下宏篇巨著《金石录》,他们要一起庆贺啊。

  三 知音

  又是深秋。

  黄昏的天空灰蒙蒙的,一群大雁从北方飞来,孤零零仍在人世飘泊的清照看见,离雁群很远的地方,有一只雁儿孤独地飞着,这情境让清照心疼不已,不一会,雨丝又穿过天幕来到,将清照又带入了更加浓重的愁苦和思念之中,她写下了自己最著名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慝,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世人啊,千万莫说“世间哪得愁如许,为赋新词说旧愁”,绝世的才女,一代词人清照已到暮年,没有儿女没有亲人,独自守着一个清冷的小院,只有用词诉说她的国愁和家愁,还有那永生的情愁!

  清照是词人,明诚也爱好文学,世人皆知,他们是一对出色的“诗词夫妻”,闺房之乐常常出联对对,写诗赋词,赌茶说文…… 但明诚心存高远,建功立业是明诚的理想,他常常出外任职和游学,留下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便在月满西楼时独上兰舟,望穿秋水,却不知人在何处,只得将对丈夫的爱恋和思念写于词中。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计无处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也是秋风劲吹,桂子飘香的秋天,明诚的好友刘跋邀他同上泰山访古,清照为明诚饯行时,把绣有这首《一剪梅》的锦帕交到他手上,明诚珍惜地收好,人未走远,心已归来。

  一世情缘,他们是心灵相通的知音,而明诚面对声名比自己更为显赫的妻子,表现出了一个男人罕有的宽广胸怀,他的包容、欣赏、爱慕伴随了清照一生。

  “归来堂”,夫妻又相对而坐,明诚说:“我就喜欢你那些‘惊起一地鸥鹭’、‘夹衫乍著心情好’的句子,仿佛不经意为之,却是恰到好处。可我苦苦思之,却总是想象不到……”

  清照听了,感动于明诚的坦荡和发自内心的赞赏,说道:“我幼年弄笔之时,常听父亲说,‘文不可苟作,诚不著焉,则不能功。且晋人能文者多矣,至刘怜《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辞》,字字如肝肺出,遂高步晋人之上,其诚著也’。”停了一停,又说道:“古人云,文由心生。乐府诗词并著,讲究词随意发,情境交融。或吟或唱,均可使人心动情随。若刻意雕琢,工求词丽,就味同嚼蜡了。”

  后来,明诚又外出任职,重阳节,清照作《醉花荫》词,其中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用菊花的消瘦作比,说自己比菊花还瘦,含蓄而热烈地表达了自己的相思是多么深挚和凄婉。清照把词寄给明诚。明诚接到后赞叹不已,又有些不甘下风,遂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三夜,做了五十阕词,把清照的词也放入其中,然后请来老友陆德夫品评,哪知陆德夫把玩再三说道:“只三句绝佳。”明诚问是哪三句,德夫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明诚至此对清照更加钦佩爱慕。他的爱情滋养着清照愈加风姿绰约,美丽动人,艺术生命力愈加旺盛。

  四  永恒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金人入侵,南渡江南后,明诚在赴任途中身染重病,清照昼夜行程三百里赶到身边时,他已病入膏肓,不久便带着对清照的眷恋和不舍溘然长逝。

  明诚的离去给清照以致命的打击,昨天还是神仙眷侣,今日便天人相隔,清照强忍巨大的悲痛安葬了丈夫后也猝然病倒,她是多么想追随明诚而去啊!没有了明诚,清照的心也死了。只是当她看到明诚生前视为生命的二万卷书籍和二千卷金石刻时,她才想到自己还不能走,她要代明诚整理完成他的文章著作,那些金石彝鼎是他们二十九年欢乐日子的源泉。

  “飘零遂与流人伍”的悲惨岁月,清照用了数年时间整理完成了明诚倾注一生心血的《金石录》,并上表朝廷,以慰明诚的在天之灵。

  明诚已离开多年了,清照守着明诚的遗稿,守着剩余不多的古玩字画仍然孤独地活着。她时常想起失去明诚的悲痛时刻,默默流着泪吟出《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续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潇潇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断肠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清照的头发早已经全白了,心上的伤痕更重了,昔年绝美的容颜被对明诚的思念和国破家亡的悲剧换来的苍老代替,雁来雁又去,形单影也凄,只有明诚终生的挚爱在心里陪伴着她,而明诚,就在天上俯望故国,心痛着他痴恋一生的妻……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一世情缘,高山流水,岁月的河流里永远地传颂着明诚和清照的爱情神话……

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