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二方面军/征战历程/第一节 红六军团成立 向西线国民党军进攻

第一节 红六军团成立 向西线国民党军进攻

一九三三年夏,蒋介石集团不顾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于是年三月至五月相继占领热河和察北、冀东等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势,继续集中兵力进攻红军,加紧准备进行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蒋介石发觉过去使用的“长驱直入”与“分进合击”的战略战术对红军无能为力,于是改取持久战略与堡垒主义,在根据地周围筑碉构堡,加强军事和经济封锁,阴谋以此逐渐消耗红军的力量,步步紧缩革命根据地,最后寻求红军主力决战,达到消灭红军和摧毁革命根据地的目的。

蒋介石准备了百万兵力,其中进攻中央红军和中央苏区的五十万。用来进攻湘赣苏区的约十万,主力是国民党西路军①第一纵队的六个师和一个补充总队。六月下旬,国民党军西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刘建绪进驻莲花后,将兵力部署作了调整:第十五师配置在宁冈的砻市、古城、新城和茶陵县的石龙以及酃县地区;第六十三师在莲花及其附近地区;第十六师由湘鄂赣地区向莲花和茶陵县的高陇地区调动;第二十八师(两个旅)在遂川和万安地区;第二十三师担任赣江防务,分布在泰和和吉安地区,第十八师布置在安福和峡江地区。此外,国民党军西路军第二纵队的第七十七师、第六十二师和第十九师各一部驻守在湘鄂赣和湘赣苏区之间的新余、宜春、萍乡和醴陵一带,协同第一纵队对湘赣苏区进行“围剿”。刘建绪根据持久战与堡垒主义的总方针,决定首先巩固现有阵地,由点到线地建筑碉堡,完成对湘赣苏区的封锁,限制红军机动,然后在国民党军主力向中央苏区大举进攻的时候,再以第十五师、第十六师和第六十三师担任主要突击,由西向东进攻湘赣苏区。

中央苏区和湘赣苏区军民都面临着严重的反“围剿”斗争。

这次反“围剿”,在敌人重兵进攻和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的情况下,红军和根据地人民确实存在不少困难。但是,如果能够正确地总结前一时期作战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按照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和军事原则去指导战争,敌人的这次“围剿”仍然是可以打破的。

在这次“围剿”之前,中共临时中央已经于一九三三年一月从上海迁入中央苏区。一九三四年一月,中共中央在瑞金举行五中全会,使王明“左”倾路线在中央苏区及其邻近苏区得到进一步贯彻。当时,“左”倾路线统治下的中共中央对全国形势作了完全错误的分析,认为第五次反“围剿”是革命与反革命的决战,是争取中国革命完全胜利的斗争。在敌人加紧准备对中央苏区举行第五次“围剿”的时候,不是要求中央红军加紧进行反“围剿”准备,而是继续要求中央红军实行所谓“进攻路线”,并将中央红军主力第一、第三军团分开,实行所谓“两个拳头打人”。在敌人开始“围剿”以后,先是要求中央红军继续实行军事冒险主义,在进攻一再受挫以后,又转而采取军事保守主义,命令中央红军实行消极防御,进行阵地战和堡垒战,致使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日益陷于被动。

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错误指导方针,也影响了湘赣苏区的反“围剿”斗争。中共苏区中央局于二月解散原湘赣省委,组成以刘士杰、陈洪时为首的新省委以后,湘赣苏区“左”的错误,特别是肃反工作和查田运动中“左”的错误更有了发展,造成干部和群众思想混乱,甚至在政治上出现了危机。五月,中共中央派政治局委员任弼时担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兼湘赣军区政治委员。任弼时六月来湘赣苏区后,团结了干部,纠正了查田运动中的若干错误,在肃反工作中对国家保卫局的权力有所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左”倾路线在湘赣地区的恶性发展。但是,当时由于中共中央在继续加强错误路线的贯彻,因此,湘赣省委在路线上的错误,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纠正。

一九三三年六月中旬,遵照中革军委指示,湘赣苏区主力红军和湘鄂赣苏区主力红军一部在永新县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

军团组成初期,中革军委将湘鄂赣苏区的红十六军改编为红十六师,打算将其调归红六军团建制,但没有实现。军团所辖部队,实际是由湘赣苏区红八军改编的红十七师和由湘鄂赣苏区红五十二师改编的红十八师第五十二团。当时没有军团领导机关,暂由红十七师首长统一指挥。红八军改编为红十七师后,师长肖克,政治委员蔡会文(兼),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李朴②。以原第二十二师改为第四十九团,团长曾开福,政治委员胡楚父;第二十三师改为第五十团,团长李崇,政治委员谢国瑜;第二十四师改为第五十一团,团长田海清,政治委员苏杰。

红十八师的第五十二团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浏阳、宜春、万载、平江、铜鼓和修水各县游击队发展起来的。一九三一年,这些游击队组成湘鄂赣红军独立第一师和独立第二师,一九三二年冬,合编为红十八军,独立第一、第二两师改称为红五十二师和红五十四师。后来又将这两个师合并编为红五十二师。这个师奉中革军委命令改编为红十八师后,由湘鄂赣军区副总指挥严图阁兼师长,徐洪为政治委员。全师一千三百余人。七月底,徐洪率红十八师南渡袁水,到湘赣苏区与红十七师会合。当时保留红十八师番号,未设师领导机关,并将部队缩编成为一个团,由徐洪任团长,苏劳任政治委员。

在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准备即将完成的时候,中革军委于七月二十六日发布了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作战纲领。纲领规定:红军应“首先迅速给河(赣江)西湘敌和闽西闽敌以打击,目的在消灭其主力,建立在抚河以东、赣河以西的两条作战线,来辅助方面军的主力作战,以造成战略攻势和与敌决战的有利条件”。为此,命令红六军团于第一阶段(九月底以前),在永新、宁冈、莲花和茶陵地区机动地消灭敌西路军第一纵队的实力,以消灭湘军第六十三师和第十六师为主;第二阶段,以一个师北渡袁水,与留在湘鄂赣苏区活动的另一个师会合,威胁樟树和南昌,并消灭“围剿”湘鄂赣苏区的敌西路军第二纵队的实力。

七月二十九日,中共湘赣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决议和中革军委的作战纲领,作出了紧急决议。规定:“目前放在湘赣党前面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坚决执行党的积极进攻路线,动员、组织、武装最广大的工农劳苦群众,配合红军积极的进攻,求得在最短时间以内,首先消灭对湘赣苏区进攻的湖南敌人,来夺回莲花、宁冈、茶陵、攸县,恢复上(犹)、崇(义)苏区,巩固与扩大湘赣苏区,打通与中央和湘鄂赣苏区成为一片,消灭湖南工作的落后,以便利向北发展,来完成江西革命首先胜利。”

由于任务重,时间紧,红六军团迅速开始了进攻行动。

省委和军区为了增强红六军团的力量,采取了许多紧急措施:首先在苏区军民中进行了紧急战斗动员;先后将独立第十二师和补充师③编入红十七师;撤销了警卫师和独立第一、二、三师的番号,改为警卫团和独立第一、二、三团,将精简下来的机关人员补充到战斗部队中去;将赣南、遂川和酃县三个独立营合编成独立第四团,派到上犹、崇义地区去牵制南线敌人;同时,动员赤卫军模范师的营和连集体参军,六月到八月内,就有四千二百余人加入了主力红军和地方部队;并动员群众储备了三万担粮食。

七月底,红六军团在地方武装配合下,挺进到莲花、宁冈、茶陵地区进逼敌人,企图引诱湘敌脱离阵地,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第一纵队主力,以完成中革军委所给予的作战任务。红军多次袭扰茶陵县的尧水、高陇、清水、马礁首、石龙和莲花等地的敌人,并一度切断了茶陵、莲花间和茶陵、攸县间的敌人交通,同时以两个团插到攸县、醴陵和萍乡之间,准备打击由湘鄂赣地区南调的敌第十六师的后续部队,但均没有获得战机。

红六军团迫于任务和时间的要求,八月中旬,又集中兵力向莲花和茶陵地区的敌第十六师进攻,并决定强攻茶陵县梅花山地区的雪花坳敌第九十五团的阵地。十八日晨,红十七师由木冲到达雪花坳附近。第五十团和第五十一团埋伏在龙海潭下面的小山里,准备阻击退却之敌,第四十九团担任主攻。红军在向雪花坳前进时,突然在水果坳发现敌增援部队,遂立即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出敌不意地走小路抢占了一个山头,在激战中歼敌一个排,很快接近雪花坳。雪花坳前面有一片开阔地,半山腰有个亭子,驻扎很多敌人。红军决定采取强攻硬夺的办法,首先攻占半山亭。于是,调来第五十一团一部分兵力和第四十九团一起攻坚。当红军通过开阔地时,被敌人的火力压制。半山亭周围的地堡群利用机枪封锁了路口,前后、左右和上下,形成了一道很强的交叉火力,阻止了红军前进。红军没有重武器,仅有的一门迫击炮也因弹药不足而发挥不了多大作用。战至下午,仍然无法把敌人的火力压下去,红军伤亡很大。这时,指挥员命令再一次强攻半山亭。敌人设防严密,火力很强,还有飞机配合,红军一次又一次顽强地冲击,都没有成功,伤亡达三百余人,被迫撤退。

这次战斗失利的原因,主要的是受了“左”倾路线的影响。红十七师是为“坚决执行党的积极进攻路线”和作战任务而强攻雪花坳的。指挥员也有责任。一方面侦察不力,没有做到“知己知彼”,战前,虽然对敌情进行了侦察,但只知道半山亭里敌人较多,对敌人的整个兵力部署、装备及火力配备没有摸清,就盲目地发起强攻;另一方面指挥不当,敌人采取“坚守的方针”,而我军不顾客观条件,单凭士气高昂,拼命强攻,特别是当通过开阔地伤亡很大而又不能前进时,仍然命令部队冲锋,造成了更大损失。另外,雪花坳山高路陡,地势险要,敌人占据有利地形,筑有坚固工事,兵力较多,武器精良,易守难攻,也是重要原因。

红六军团鉴于当面敌人采取了坚守的方针,于是转到敌军兵力比较分散的宁冈和酃县地区,寻机打击敌第十五师。九月一日,红六军团迸到宁冈以西的下水湾、大夫坪地区后,第十五师迅速收缩阵地,并急调驻茶陵县石龙的第四十五旅来援。除在宁冈县的大龙和酃县各留一个营和保安团队固守外,主力都集中到著市与古城两地对红军作战。红军于九月中旬和下旬,先后在大龙地区、古城以南的茅坪和塘南地区与敌第十五师进行了激烈的攻防战斗。这几次作战,红军虽杀伤敌数百人,但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在这种情况下,红军本应改变策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作战。但是,红六军团鉴于中革军委没有改变红六军团的作战任务,又决定于十月中旬,北上迸逼醴陵,威胁萍乡,并以独立第三团到萍乡县的老关破坏敌人的铁路交通,寻机歼灭敌人。醴陵和萍乡各有敌军一个团,且有坚固的工事。红军一到这个地区,敌人便急从长沙和宣风抽调四个团赶来增援,连同原有的两个团组成两个“攻剿”支队,分由第六十二师师长陶广和第十九师师长李觉指挥。十月十五日,敌人在飞机掩护下,由萍乡和醴陵出动,企图合击红军于萍乡以南地区。十五日九时左右,红六军团在萍乡以南的麻山附近与由萍乡出动的敌陶广支队遭遇,激战竟日,相持不下。十六日晨,红军集中兵力向敌左翼朱家峰阵地猛攻,计划将该阵地突破后,再向西发展,全歼陶广支队。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由醴陵出动的李觉支队赶来,并向红军侧翼攻击,陶广支队也乘机反扑。红军因遭敌夹击,处境不利,撤出了战斗,返回永新地区,结束了向西线敌军进攻的行动。

红军在西线进攻时期,中革军委和湘赣省委为红六军团规定的作战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时限,对于仅有六千多人的红六军团来说无疑是过重过紧,无法完成的。红六军团在执行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既对敌人的可能动向认识不足,又对敌我力量缺乏正确估计,所以在莲花、茶陵、宁冈和萍乡广大地区积极奋战两个多月,仅予敌人一定打击,没有取得较大的胜利。

九月二十五日,敌人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并于九月二十八日占领了中央苏区北方门户——黎川城。中央红军随即奉命向黎川以北敌占领区的堡垒地带展开进攻。

国民党军西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刘建绪,为了配合赣江以东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进攻,将第七十七师调驻遂川和万安地区,加强南线和赣江守备,将第六十二师的第一八六旅调往安福,接替已调往新余、上高地区的第十八师的防务。十月底完成上述部署后,十一月初也向湘赣苏区发动了进攻。以位于石龙、墨庄地区的第十六师和第十五师的第四十五旅担任主攻,以第十五师主力和第六十三师在南、北两翼策应,企图由中央突破,首先占领梅花山,打开湘赣苏区的西方门户,然后向湘赣苏区中心永新推进。

从十一月一日起,敌第十六师每日以少数部队向红军阵地进行拭探性进攻,红六军团决以全力迎击该敌,一面指示防守梅花山的茶陵独立团和警卫团的一部,继续加强工事,严密注意敌人的行动;一面调红十七师进至梅花山的高坑地区,同时急令正在执行迎接干部西渡赣江任务的红十八师赶回参战。为了打好这一仗,各师、团都在阵地上进行了战斗动员,号召全体红军战士英勇杀敌,坚决保卫梅花山和湘赣苏区。

八日八时,第十六师和第十五师的第四十五旅近五个团的兵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梅花山阵地猛烈攻击。茶陵独立团等部队顽强抵抗,守住了阵地。红十七师在战斗打响后,跑步赶来参加战斗,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战斗持续到中午,敌人仍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这时,敌第十六师师长彭位仁下令组成“敢死队”,并晓喻全体官兵:“攻上梅花山,人奖大洋五十元,敢死队的加倍。”下午三时,第十六师在炮火掩护下,又一次强攻梅花山阵地。以“敢死队”为前锋,约两个团的兵力尾随其后,高声呐喊着蜂拥冲击。红军一部固守工事,主力在侧后适当地点隐蔽,准备反击。位于五佛岭的红十七师第五十团一营的两个连,以坚决的突击,全歼了“敢死队”。接着,红军主力乘胜反击,敌全线溃退,毙敌近千,俘敌八百余人,狠狠打击了敌人的气焰。这个方向的敌人暂时停止了进攻。

十二月中旬,以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谭余保为团长、红十七师政治部主任王震为副团长的湘赣苏区代表团,赴江西瑞金出席中华苏维埃全国第二次代表大会。红六军团奉命护送代表团去赣江东。十四日,红六军团从永新出发,经关背到达遂川县的桥头,红十八师留在桥头掩护,红十七师绕大岗坑进到万安县的潞田,当晚派第五十一团护送代表到花生渡过河。

十五日拂晓,零田圩敌第七十七师四六一团来潞田截击执行护送任务的红十七师第五十一团。红军发现敌人向潞田前进,即以第四十九团占领天胜庵西北高地,第五十团占领高平庙高地,利用敌人过去在这里构筑的工事,阻击敌人。同时,急命返回到镜台的第五十一团经读堂、下石向黄牌下西南高地迂回,断敌退路,全力歼灭该敌。

九时,敌人以一部兵力控制黄牌下西南侧小高地,主力分两路向红军阵地进攻。在红军猛烈的火力打击下,敌人多次攻击被打退,伤亡很大。这时,红军第五十一团顺利地迂回到黄牌下,切断了敌人退路。敌人龟缩到塅子上和圩口几个村庄里,凭借房屋固守,等待援兵。红军乘机转入进攻。第四十九团主力从正面直扑圩口,另一路向塅子上包围,同时以一支小分队插向罗家伉和虎行山,防止敌人向西南方向逃窜。第五十团也从高坪庙向圩口、塅子上攻击。红军一面进攻,一面喊话,争取敌人投降。在红军的打击和争取下,一部分敌人缴枪投降了。敌团长气急败坏率残部在塅子上负隅顽抗。红军对敌形成包围之后,到下午,红十七师第五十一团一个营突入敌阵,各路红军对自己面前的敌人一冲而上,敌人纷纷缴械投降,除少数得以逃脱外,均被红军消灭。

这次战斗,俘敌团长李春光以下六百余人,缴获各种枪五百余支。

潞田战斗后,红十八师返回永新,监视西线的敌人,红十七师沿赣江北上,到吉安和安福地区活动,配合中央红军在赣江以东永丰地区的作战。

① 1933 年5 月,蒋介石在南昌成立全仅处理赣粤闽湘鄂五省军政事宜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亲自指挥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在这次“围剿”中,国民党军开始编组有北路军(总司令顾祝同,进攻的主力军)和南路军(总司令陈济棠),以后又编组了东路军(总司令蒋鼎文),同时编组了西路军(总司令何键)。西路军的主要任务是“围剿”湘赣苏区和湘鄂赣苏区,同时负有阻止中央红军向赣江以西机动的任务。

② 不久,红十七师政治部主任改由王震担任。

③ 补充师是中央红军第三军团的补充师,这个师共四个连,是由红三军团在上犹、崇义的留守人员及归队战士组成的,1933 年8 月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编入红十七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