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二方面军/回望硝烟/千里归队--------范忠祥

千里归队--------范忠祥

1985年10月,在时隔五十三年之后,我重返湖北省洪湖地区。故地重游,许多往事都淡忘了,但当年红军在洪湖苏区革命根据地坚持反“围剿”斗争的情景,却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那是l932年6月底,国民党左路军“剿共”总指挥徐源泉率中央军万耀煌部、川军王陵基部及当地的鄂军共约十万余人,对我洪湖苏区发动了第四次空前规模的“围剿”,企图一举吃掉我红三军。

当时,我在红三军八师二十四团三营十一连当战士。面对敌人的疯狂进犯,以夏曦为首的“左”倾机会主义者,不顾我军腹背受敌,敌强我弱的严重局势,仍强迫红军分头御敌,硬打硬拚,结果导致部队频繁作战,伤亡很大。加之错误肃反中损失了许多有经验的优秀于部,部队的战斗力大为减弱,弹药、粮食及供给物资十分缺乏,我红三军处于非常困难、危急的境地。

8月23日,我军向襄北转移,行至荆门横街突遭川军郭勋部八个团的偷袭。为了掩护军部及八师、九师主力撤退,师长覃苏命令我团赶到后卫一线阻击敌人。

由于仓促应战,来不及挖工事,战士们只得趴在稻田地里抵挡敌人的进攻。战斗从凌晨打响,我营坚守在右翼阵地上与敌人展开浴血奋战,先后打退了敌骑兵、步兵的十多次冲锋,全营伤亡惨重,营长、三个指导员和九连、十一连连长都牺牲了。战斗一直持续到十点左右,团部通信员才气喘吁吁地爬到阵地上,对十连陈连长说:“主力已安全撤离,吴团长命令你们立即转移!”接到命令后,大家搀扶着伤员向西面突围。敌人发现红军要撤,立即用密集的火力封锁我们的退路,顷刻间十多个同志中弹倒地,队伍紊乱了。我们一面还击,一面跟着散乱的队伍向西走。大家一口气跑了两个多小时,翻了六七座山头,终于甩开了敌人。可是,停下来一看,全营只剩下一百三十多人了,而且排不成排,班不成班。我们和主力失去了联系。

战士们有气无力地坐在山头上,个个心情都很沉重。主力转移了,不知去向;一部分同志被打散了,敌人正在到处搜索。这崇山峻岭,何处是尽头?同志们在哪里?大部队在哪里?

陈连长召集三个连的排长、班长和部分党团员商议以后的行动方案。因为我是团员,所以也被叫去参加了。经过讨论,大家决定:穿过敌人的封锁区,到荆门、当阳、远安一带找大部队去!

为了避免与敌人主力再次遭遇,我们专捡山区很少有人走的小路行军。第一天走了一百多里,没发现什么村庄,大家肚子饿得发慌,只好捡些老百姓地里遗留的地瓜藤、南瓜叶子煮着吃。这种叶子很苦,又没放盐,吃得大家直想往外吐。晚上,我们就露宿在山上的野地里,好在那里天气比较热,睡觉不要盖什么东西。

就这样,我们走了八天。

第九天,才进入当阳地区。傍晚,我们在一个有四五十户人家的村子里向群众借了些粮食,吃了一顿饱饭,就在村后山上的一座洞里宿营。走了八九天,行程几百里,劳累、饥饿使大家全身无力,腿都抬不动了,同志们一躺倒就睡着了,带哨的班长也睡了,哨兵没人换,支持不住也睡了。大概山下村子里走漏了消息,天还没亮,附近的“清乡”团、“红枪会”匪徒四百多人偷偷摸上山,杀死了哨兵,直扑我们的住地。这时恰巧被刚起来查哨的排长贺发林发觉了。他大喊了一声:“有敌人!”战士们迷迷糊糊醒过来,抓起枪就向敌人射击。霎时间,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打了一个多小时,天大亮了,敌人发现我们是正规部队,便凭借地形熟悉夹着尾巴溜走了。战斗结束后,备班、排清点人数,发现有九个同志牺牲了,还有十七八个同志负了重伤。由于队伍还要往前走,我们只好掩埋了战友的尸体,把负伤走不动的同志寄养在当地老乡家中。后来,听说这些同志大部分被“清乡”团搜出来杀害了。

有了这次血的教训,我们的警惕性提高了。以后我们行军,由白天改为晚上,每到一个地方宿营,都尽量选择较小的村庄,并且多派几个哨兵把周围警戒起来。从这之后,除了又跟敌人打了三四次遭遇仗外,很少再被敌人偷袭过。

天气渐渐转凉了,南方的秋末又多夜雨,有时下一整夜,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服睡在水淋淋的地上,冻得直发抖。队伍在荆门、当阳、远安地区游荡了近两个月,来回打圈子,但仍没有找到大部队的踪影。大家的心情十分焦急,少数人开始流露出不满情绪,偷偷讲怪话、发牢骚。艰苦的斗争环境既能锻炼人,又能考验一个人的革命意志。有一天夜里,十连的一个班长串通六七个平日与他要好的人拖枪叛逃了。大家知道后非常气愤,纷纷要求把这伙败类追回来。但被陈连长制止了,他说:“革命要靠自觉,他们不愿意干了,你把他追回来又有什么用呢?”于是,命令队伍立即转移。这次拖枪叛逃事件,虽然没有造成大的损失,但却会把我们的内部情况暴露给敌人,因而促使我们的行动更加小心。

10月下旬,我们转回到荆门地区。这时,全营只剩下六十多人了。一天下午,部队刚刚翻过一座山岭,突然迎面来了六个人。大家迅速散开卧倒,担任前卫的同志大声喊:“站住!哪一部分的?”

那几个人看见我们都穿着红军的衣服,露出惊喜的神色叫起来:“你们是不是二十四团的?”边说边向我们走过来。

前卫排的战士们一下子跳出来,把他们的枪下了。那几个人急忙说:“同志,别误会,我们是荆当远独立团的,大部队就在后面!”

果然,不一会儿,汤福林团长、韩振朋政委带队伍过来了。也不知是哪个同志最先叫起来:“我们可找到大部队了!”大家欢呼着冲向独立团的同志们,战友们互相握手、拥抱,眼眶里滚动着激动的泪花。

第二天,团领导决定,把我们六十多位回来的同志编为荆当远独立团特务连。就这样,我们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转战,行程两千多里,终于又回到了大部队的怀抱。

五十多年过去了,每当自己回忆起这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时,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可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一伙为了迫害贺龙同志及红二方面军的干部,竟然诬陷我们这些幸存者是“脱离部队的逃兵”。然而事实毕竟是事实,历史已经为我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战友们,也深信红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一定能够代代相传。

千  里  归  队

范忠祥

1985年10月,在时隔五十三年之后,我重返湖北省洪湖地区。故地重游,许多往事都淡忘了,但当年红军在洪湖苏区革命根据地坚持反“围剿”斗争的情景,却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那是l932年6月底,国民党左路军“剿共”总指挥徐源泉率中央军万耀煌部、川军王陵基部及当地的鄂军共约十万余人,对我洪湖苏区发动了第四次空前规模的“围剿”,企图一举吃掉我红三军。

当时,我在红三军八师二十四团三营十一连当战士。面对敌人的疯狂进犯,以夏曦为首的“左”倾机会主义者,不顾我军腹背受敌,敌强我弱的严重局势,仍强迫红军分头御敌,硬打硬拚,结果导致部队频繁作战,伤亡很大。加之错误肃反中损失了许多有经验的优秀于部,部队的战斗力大为减弱,弹药、粮食及供给物资十分缺乏,我红三军处于非常困难、危急的境地。

8月23日,我军向襄北转移,行至荆门横街突遭川军郭勋部八个团的偷袭。为了掩护军部及八师、九师主力撤退,师长覃苏命令我团赶到后卫一线阻击敌人。

由于仓促应战,来不及挖工事,战士们只得趴在稻田地里抵挡敌人的进攻。战斗从凌晨打响,我营坚守在右翼阵地上与敌人展开浴血奋战,先后打退了敌骑兵、步兵的十多次冲锋,全营伤亡惨重,营长、三个指导员和九连、十一连连长都牺牲了。战斗一直持续到十点左右,团部通信员才气喘吁吁地爬到阵地上,对十连陈连长说:“主力已安全撤离,吴团长命令你们立即转移!”接到命令后,大家搀扶着伤员向西面突围。敌人发现红军要撤,立即用密集的火力封锁我们的退路,顷刻间十多个同志中弹倒地,队伍紊乱了。我们一面还击,一面跟着散乱的队伍向西走。大家一口气跑了两个多小时,翻了六七座山头,终于甩开了敌人。可是,停下来一看,全营只剩下一百三十多人了,而且排不成排,班不成班。我们和主力失去了联系。

战士们有气无力地坐在山头上,个个心情都很沉重。主力转移了,不知去向;一部分同志被打散了,敌人正在到处搜索。这崇山峻岭,何处是尽头?同志们在哪里?大部队在哪里?

陈连长召集三个连的排长、班长和部分党团员商议以后的行动方案。因为我是团员,所以也被叫去参加了。经过讨论,大家决定:穿过敌人的封锁区,到荆门、当阳、远安一带找大部队去!

为了避免与敌人主力再次遭遇,我们专捡山区很少有人走的小路行军。第一天走了一百多里,没发现什么村庄,大家肚子饿得发慌,只好捡些老百姓地里遗留的地瓜藤、南瓜叶子煮着吃。这种叶子很苦,又没放盐,吃得大家直想往外吐。晚上,我们就露宿在山上的野地里,好在那里天气比较热,睡觉不要盖什么东西。

就这样,我们走了八天。

第九天,才进入当阳地区。傍晚,我们在一个有四五十户人家的村子里向群众借了些粮食,吃了一顿饱饭,就在村后山上的一座洞里宿营。走了八九天,行程几百里,劳累、饥饿使大家全身无力,腿都抬不动了,同志们一躺倒就睡着了,带哨的班长也睡了,哨兵没人换,支持不住也睡了。大概山下村子里走漏了消息,天还没亮,附近的“清乡”团、“红枪会”匪徒四百多人偷偷摸上山,杀死了哨兵,直扑我们的住地。这时恰巧被刚起来查哨的排长贺发林发觉了。他大喊了一声:“有敌人!”战士们迷迷糊糊醒过来,抓起枪就向敌人射击。霎时间,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打了一个多小时,天大亮了,敌人发现我们是正规部队,便凭借地形熟悉夹着尾巴溜走了。战斗结束后,备班、排清点人数,发现有九个同志牺牲了,还有十七八个同志负了重伤。由于队伍还要往前走,我们只好掩埋了战友的尸体,把负伤走不动的同志寄养在当地老乡家中。后来,听说这些同志大部分被“清乡”团搜出来杀害了。

有了这次血的教训,我们的警惕性提高了。以后我们行军,由白天改为晚上,每到一个地方宿营,都尽量选择较小的村庄,并且多派几个哨兵把周围警戒起来。从这之后,除了又跟敌人打了三四次遭遇仗外,很少再被敌人偷袭过。

天气渐渐转凉了,南方的秋末又多夜雨,有时下一整夜,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服睡在水淋淋的地上,冻得直发抖。队伍在荆门、当阳、远安地区游荡了近两个月,来回打圈子,但仍没有找到大部队的踪影。大家的心情十分焦急,少数人开始流露出不满情绪,偷偷讲怪话、发牢骚。艰苦的斗争环境既能锻炼人,又能考验一个人的革命意志。有一天夜里,十连的一个班长串通六七个平日与他要好的人拖枪叛逃了。大家知道后非常气愤,纷纷要求把这伙败类追回来。但被陈连长制止了,他说:“革命要靠自觉,他们不愿意干了,你把他追回来又有什么用呢?”于是,命令队伍立即转移。这次拖枪叛逃事件,虽然没有造成大的损失,但却会把我们的内部情况暴露给敌人,因而促使我们的行动更加小心。

10月下旬,我们转回到荆门地区。这时,全营只剩下六十多人了。一天下午,部队刚刚翻过一座山岭,突然迎面来了六个人。大家迅速散开卧倒,担任前卫的同志大声喊:“站住!哪一部分的?”

那几个人看见我们都穿着红军的衣服,露出惊喜的神色叫起来:“你们是不是二十四团的?”边说边向我们走过来。

前卫排的战士们一下子跳出来,把他们的枪下了。那几个人急忙说:“同志,别误会,我们是荆当远独立团的,大部队就在后面!”

果然,不一会儿,汤福林团长、韩振朋政委带队伍过来了。也不知是哪个同志最先叫起来:“我们可找到大部队了!”大家欢呼着冲向独立团的同志们,战友们互相握手、拥抱,眼眶里滚动着激动的泪花。

第二天,团领导决定,把我们六十多位回来的同志编为荆当远独立团特务连。就这样,我们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转战,行程两千多里,终于又回到了大部队的怀抱。

五十多年过去了,每当自己回忆起这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时,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可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一伙为了迫害贺龙同志及红二方面军的干部,竟然诬陷我们这些幸存者是“脱离部队的逃兵”。然而事实毕竟是事实,历史已经为我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战友们,也深信红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一定能够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