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兴山县城上空笼罩着乌云。在香溪河滩刑场上,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高唱着《国际歌》,饮弹泣血离开了我们。他,就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巴归兴革命根据地人民武装创始人之一的潘兆麟同志。他带着自己战斗的青春和生命的火花,昂首高歌“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走向刑场,走完了自己短暂光辉的一生。
在浊浊逆流中走向光明
潘兆麟,又名栋村,1904年生于兴山县高阳镇一个贫民家庭。他原在县立高等小学堂念书,因家庭经济困窘,被迫中途辍学,去当学徒、店员。他曾幻想靠当店员“成家立业”,过安稳日子。但阶级的压迫,民族的危难,使他的不高的要求也成了泡影。震撼国内外的“五四”运动,使他在迷雾中看到了一线曙光;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更使他满怀希望。l927年初,在国共合作的形势下,在外求学的进步青年刘子和、白海潜、徐大孝等,从省党务干部学校毕业,回县筹建国民党县党部。在革命斗争中,使他逐渐懂得一些革命道理,他慢慢地认识到:只有马列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人民当家做主人,才能创造一个新中国。他满怀救国激情,参加了童子团、先锋队,积极进行革命的宣传工作。在惩治土豪劣绅的斗争中,他带头上街游行,张贴标语。蒋介石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不少意志薄弱者纷纷退出共产党。然而,潘兆麟却在这时向党组织毅然提出申请,由地下党组织负责人白海潜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年秋,中共兴山 县委建立,潘兆麟担任了宣传委员,并负责平邑一带党组织的发展和武装建设工作。他负责组建了平邑口区委会和游击大队,发展党员二十五人。
1928年秋,随着斗争的深入发展,中共巴兴归县委会成立,潘兆麟当选为宣传委员。这时,潘兆麟的思想已臻于成熟,革命信念更加坚定。他发誓要用鲜血和生命唤醒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
在枪林弹雨中茁壮成长
l929年l0月,国民党兴山县县长万日藩勾结国民党宜昌驻军罗少波连,伙同县团练长金泰和及地方团防千余人,大肆围捕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破坏党群组织,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摧残,县委书记张华甫在转移途中被捕牺牲。此后,兴山县的游击武装在潘兆麟的率领下,转移至巴东,与黄大鹏汇合,组成了工农革命军鄂西游击大队,战斗在巴、归、兴三县边界。
1930年5月17日,刘子泉、黄大鹏率鄂西游击大队首次攻克兴山县城。潘兆麟在战斗中不畏艰险,英勇杀敌。部队回师滩坪休整,鄂西游击大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四十九师,潘兆麟任师政治部主任。
同年9月15日,第二次攻打兴山县城。潘兆麟率领战士们冲锋陷阵,攻入东门城角时,一枪击毙保卫团三中队队长郑立三。入城后,他带领政治部的干部张贴标语,向群众宣传红军是引导、帮助劳动人民求解放的人民军队。lo月,他又参加和领导了第三次攻克兴山县城的战斗。回师滩坪、深度河一带后,没收了邱、吴、严、陈当地四大家族的部分财产,分给了穷苦百姓,深受群众的敬仰。
1930年秋,巴、归、兴三县“剿共”联防总指挥部成立。总指挥邓维楚,副总指挥金泰和,团练长皮秋宾,率三县反动武装联合“清剿”革命根据地。为了粉碎敌人的“清剿”,潘兆麟组织政治部的工作人员,编写文艺演唱材料,在红军中传唱、演出,鼓舞红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当时广为流传的“三句半”、“三字经”、快板等,人们至今仍记忆犹新。
1931年4月,贺龙率红三军从长阳出发北上,长驱直人巴东,指挥东进秭归、兴山,一路势如破竹。在巴东过江后,贺龙接见了巴、归、兴苏区负责人胡荣本、宋文明、潘兆麟等,听取了汇报;并代表红三军前委,将四十九师改编为红三军教导第二师,任命黄大鹏为师长,涂美中为政委,周英为参谋长,潘兆麟为政治部主任。为了保障红军东下洪湖,教二师奉命留下牵制敌人,与敌周旋于兴山、巴东、房县一带。教二师多次粉碎敌人“清剿”,击溃了盘踞在巴、归、兴地区长达半年之久的川军戴天明部一个旅。
在《国际歌》声中英勇就义
1931年5月底,教二师主力进入房县,余部在万仙洞遭敌围困,损失惨重。进入房县的主力一部随红三军东下洪湖,余部打回巴、归、兴苏区。这时巴、归、兴苏区的武装力量很弱,县委为了发展人民武装,保卫苏区,派潘兆麟冒险越过敌人的层层封锁线,取道秭归,返回兴山县,重建革命队伍。路过秭归,潘兆麟在亲姊潘兆萱家住宿一夜。一些亲朋好友好久未见,更为亲热,出于关心,好心相劝:“亲兄弟只剩你一人,是快满二十八岁的人了,该成个亲,立个家了。”他笑着说:“革命未胜利,婚姻不考虑。”第二天,他继续踏上了革命征途。在平邑口,他与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当他在一农户楼上研制炸弹时,被叛徒朱正品出卖,于8日被捕,当即被押送到兴山县城。
天空昏暗,阴云低沉。兴山县城河滩上,人山人海。渡口,县保卫团刀枪林立,戒备森严。乡亲们悲痛万分。潘兆麟正气凛然,毫不畏惧。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县保卫团团长金泰和站在渡口,奸笑一声,狡黠地说:“你也有今日,还耍什么威风。”潘兆麟挺胸昂首,怒目斜视:“革命者顶天立地,何惧之有!你将来受到人民审判的那天,能象我这样豪气吗?”9日,在县衙门的大堂上,潘兆麟巍然屹立,怒视狗官:“你们瞧着吧!顶多再过二十年,人民就要坐江山,向你们讨还血债。”刽子手穷凶极恶地将潘兆麟推出县衙门。潘兆麟慷慨激昂地说:“革命者视死如归,不要推,我自己走。从大堂到西门外,我可以唱完《国际歌》,还有时间高呼革命口号。如果你们不害怕,就不要塞住我的嘴。”说完,潘兆麟一步跳下县衙门前的九步台阶,沿街高唱《国际歌》。歌声深沉悲壮,深深地打动着沿途两侧每个革命群众的心。
在城外河坝刑场上,潘兆麟厉声对刽子手说:“我是共产党员,不能在你们面前下跪!”说完,两腿盘地而坐。罪恶的刽子手刘洪依惨无人道地杀害了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年仅二十七岁的人民英雄,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国际歌》伴他永生
徐先佑 祝天正
1931年,兴山县城上空笼罩着乌云。在香溪河滩刑场上,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高唱着《国际歌》,饮弹泣血离开了我们。他,就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巴归兴革命根据地人民武装创始人之一的潘兆麟同志。他带着自己战斗的青春和生命的火花,昂首高歌“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走向刑场,走完了自己短暂光辉的一生。
在浊浊逆流中走向光明
潘兆麟,又名栋村,1904年生于兴山县高阳镇一个贫民家庭。他原在县立高等小学堂念书,因家庭经济困窘,被迫中途辍学,去当学徒、店员。他曾幻想靠当店员“成家立业”,过安稳日子。但阶级的压迫,民族的危难,使他的不高的要求也成了泡影。震撼国内外的“五四”运动,使他在迷雾中看到了一线曙光;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更使他满怀希望。l927年初,在国共合作的形势下,在外求学的进步青年刘子和、白海潜、徐大孝等,从省党务干部学校毕业,回县筹建国民党县党部。在革命斗争中,使他逐渐懂得一些革命道理,他慢慢地认识到:只有马列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人民当家做主人,才能创造一个新中国。他满怀救国激情,参加了童子团、先锋队,积极进行革命的宣传工作。在惩治土豪劣绅的斗争中,他带头上街游行,张贴标语。蒋介石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不少意志薄弱者纷纷退出共产党。然而,潘兆麟却在这时向党组织毅然提出申请,由地下党组织负责人白海潜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年秋,中共兴山 县委建立,潘兆麟担任了宣传委员,并负责平邑一带党组织的发展和武装建设工作。他负责组建了平邑口区委会和游击大队,发展党员二十五人。
1928年秋,随着斗争的深入发展,中共巴兴归县委会成立,潘兆麟当选为宣传委员。这时,潘兆麟的思想已臻于成熟,革命信念更加坚定。他发誓要用鲜血和生命唤醒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
在枪林弹雨中茁壮成长
l929年l0月,国民党兴山县县长万日藩勾结国民党宜昌驻军罗少波连,伙同县团练长金泰和及地方团防千余人,大肆围捕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破坏党群组织,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摧残,县委书记张华甫在转移途中被捕牺牲。此后,兴山县的游击武装在潘兆麟的率领下,转移至巴东,与黄大鹏汇合,组成了工农革命军鄂西游击大队,战斗在巴、归、兴三县边界。
1930年5月17日,刘子泉、黄大鹏率鄂西游击大队首次攻克兴山县城。潘兆麟在战斗中不畏艰险,英勇杀敌。部队回师滩坪休整,鄂西游击大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四十九师,潘兆麟任师政治部主任。
同年9月15日,第二次攻打兴山县城。潘兆麟率领战士们冲锋陷阵,攻入东门城角时,一枪击毙保卫团三中队队长郑立三。入城后,他带领政治部的干部张贴标语,向群众宣传红军是引导、帮助劳动人民求解放的人民军队。lo月,他又参加和领导了第三次攻克兴山县城的战斗。回师滩坪、深度河一带后,没收了邱、吴、严、陈当地四大家族的部分财产,分给了穷苦百姓,深受群众的敬仰。
1930年秋,巴、归、兴三县“剿共”联防总指挥部成立。总指挥邓维楚,副总指挥金泰和,团练长皮秋宾,率三县反动武装联合“清剿”革命根据地。为了粉碎敌人的“清剿”,潘兆麟组织政治部的工作人员,编写文艺演唱材料,在红军中传唱、演出,鼓舞红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当时广为流传的“三句半”、“三字经”、快板等,人们至今仍记忆犹新。
1931年4月,贺龙率红三军从长阳出发北上,长驱直人巴东,指挥东进秭归、兴山,一路势如破竹。在巴东过江后,贺龙接见了巴、归、兴苏区负责人胡荣本、宋文明、潘兆麟等,听取了汇报;并代表红三军前委,将四十九师改编为红三军教导第二师,任命黄大鹏为师长,涂美中为政委,周英为参谋长,潘兆麟为政治部主任。为了保障红军东下洪湖,教二师奉命留下牵制敌人,与敌周旋于兴山、巴东、房县一带。教二师多次粉碎敌人“清剿”,击溃了盘踞在巴、归、兴地区长达半年之久的川军戴天明部一个旅。
在《国际歌》声中英勇就义
1931年5月底,教二师主力进入房县,余部在万仙洞遭敌围困,损失惨重。进入房县的主力一部随红三军东下洪湖,余部打回巴、归、兴苏区。这时巴、归、兴苏区的武装力量很弱,县委为了发展人民武装,保卫苏区,派潘兆麟冒险越过敌人的层层封锁线,取道秭归,返回兴山县,重建革命队伍。路过秭归,潘兆麟在亲姊潘兆萱家住宿一夜。一些亲朋好友好久未见,更为亲热,出于关心,好心相劝:“亲兄弟只剩你一人,是快满二十八岁的人了,该成个亲,立个家了。”他笑着说:“革命未胜利,婚姻不考虑。”第二天,他继续踏上了革命征途。在平邑口,他与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当他在一农户楼上研制炸弹时,被叛徒朱正品出卖,于8日被捕,当即被押送到兴山县城。
天空昏暗,阴云低沉。兴山县城河滩上,人山人海。渡口,县保卫团刀枪林立,戒备森严。乡亲们悲痛万分。潘兆麟正气凛然,毫不畏惧。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县保卫团团长金泰和站在渡口,奸笑一声,狡黠地说:“你也有今日,还耍什么威风。”潘兆麟挺胸昂首,怒目斜视:“革命者顶天立地,何惧之有!你将来受到人民审判的那天,能象我这样豪气吗?”9日,在县衙门的大堂上,潘兆麟巍然屹立,怒视狗官:“你们瞧着吧!顶多再过二十年,人民就要坐江山,向你们讨还血债。”刽子手穷凶极恶地将潘兆麟推出县衙门。潘兆麟慷慨激昂地说:“革命者视死如归,不要推,我自己走。从大堂到西门外,我可以唱完《国际歌》,还有时间高呼革命口号。如果你们不害怕,就不要塞住我的嘴。”说完,潘兆麟一步跳下县衙门前的九步台阶,沿街高唱《国际歌》。歌声深沉悲壮,深深地打动着沿途两侧每个革命群众的心。
在城外河坝刑场上,潘兆麟厉声对刽子手说:“我是共产党员,不能在你们面前下跪!”说完,两腿盘地而坐。罪恶的刽子手刘洪依惨无人道地杀害了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年仅二十七岁的人民英雄,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