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359旅/最新消息/迟到的慰藉——记红军权文祥墓揭碑仪式

迟到的慰藉——记红军权文祥墓揭碑仪式

迟到的慰藉——记红军权文祥墓揭碑仪式

揭碑

迟到的慰藉——记红军权文祥墓揭碑仪式

祭奠

迟到的慰藉——记红军权文祥墓揭碑仪式

曾豹讲话


权文祥同志作为王震将军的警卫排长,始终陪伴在将军身边,认真工作,勇敢战斗。他就象一头黄牛,不知疲倦地拉套,从不知道索取,他又就象一匹战马,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洗礼,终于有一天,他发现自己老了,再也拉不动套了,再也不能和同伴一起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了。1947年,他复员在甘肃省华池县白马区二乡,组织上给他置了20亩地,又给他留下了一匹马,望着跟随了多年的首长和部队的背影离他远去,他的眼睛里流下了伤心的泪水。算起来,那一年,他已满48岁,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48岁,应该是儿孙满堂,他却孤伶地留在了他并不熟悉的他乡。是啊,奔波了大半辈子,总算能安下心来过日子了,和老百姓一样,他也过起了娶妻生子的生活。1951年,他有了自己的儿子,他给儿子取了一个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名字――权万红。天有不测风云,时间不长,妻子就因病去世了。1954年,带着不满3岁的儿子,拖着战争年代留下的残躯,他终于回到离别多年的家乡――陕西省白水县西固镇南峁村。这是怎样的一家呀,兄弟三人,他是老大,老二夫妇留下一对儿女,已经撒手人寰,老三家日子过得也不宽裕,又要照料老二家的一双儿女,现在离散多年的大哥带着儿子也回来了。他们三家合为一家,在一口锅里吃起了饭。

现在,我们无法知道他是哪一年离开家乡的,又是在1935年的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以怎么的动机参加红军的,但想象得到,作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的他,和那个时代的人一样,也一定是为了生存,为了活得有尊严,才投奔红军这支穷人的队伍的。他是白水县唯一的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入伍的叫得上红军资格的人。据权万红讲,记忆中的父亲,冬天穿一件没有外套的羊皮大衣,清晨起床后,在空地里吹着一把长箫。学校、单位竟相请父亲作报告,每次作报告时,父亲都要背着他往返。每个月,父亲都要背着他去距离20多里的县城领伤残补助金。1961年,在国家经济最为困难时期,父亲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那一年,他还不满9岁。后来,“文革”爆发,造反派们竟掘开了父亲的坟墓,他也被迫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