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年生:(1907-1968),男,汉族,1907年2月28日生,湖南省岳阳县人。贫苦农民家庭出身。少年时学徒,后当木匠。1926年冬入国民革命军第36军教导团当兵,后任班长、排长,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红8军第3师8团班长、排长、连长。1931年入红3军团教导队学习。1932年1月任红3军团第3师第10团副团长,4月至8月任第11团团长(时年25岁)。同年11月至1933年3月任红3军团经理处政治委员。1932年12月兼任瑞金红军供给学校政治委员。1933年3月入瑞金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8月毕业后任军委教导第1团团长。同年任红3军团第5军第3师第10团团长。同年至1934年任红一方面军教导第1团团长、红一方面军供给学校政治委员。1934年9月至10月任红一方面军教导第2团团长。参加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11月至12月部队缩编任红3军团第5师第14团团长。1935年1月在贵州省青岩县的一次战斗中,率11团掩护军团主力转移,与敌3个旅激战一天一夜,腰部负伤,入总卫生部干部休养连第3班军队干部伤病员班休养。1935年2月任红3军团第10团团长,率部参加四渡赤水战役。1935年4月任红3军团司令部侦察科科长。7月任红3军团教导营营长。9月改任红军陕甘支队第2纵队第12大队大队长等职。10月到达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4师第12团团长。1936年5月至12月任红15军团第81师师长(时年29岁)、师党委委员。率部参加东征、西征战役。1937年1月入红军大学第二期学习。5月留校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13队队长。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0月至1939年9月任陕甘宁边区绥德警备区司令部副司令员,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第718团团长兼政治委员。1939年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1937年11月后改为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第8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同年12月至1942年6月任警备第1旅旅长。1941年3月至1942年12月任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1941年4月至1943年1月任中共陕西省委委员。1941年8月至1942年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关中军区警备司令部司令员。1942年6月至1945年5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1旅旅长。1942年12月至1945年4月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关中警备区司令部司令员。1942年12月任中共关中地委委员、常委(至1945年8月)。率部参加保卫陕甘宁边区和大生产运动。是1943年1月在西北局高干会议受表扬奖励的22名领导干部之一,毛泽东亲笔为其题词:“生产教育,二者兼顾”。12月任关中分区友军工作核心领导小组成员。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1945年5月至8月任八路军独立第3游击支队司令员。6月率部由延安出发南下,1945年7月任八路军南下第2支队(八路军游击第3支队)司令员。途中奉命转赴冀东。同年11月至1946年5月任热辽纵队副司令员。1946年6月至11月任热辽军区副司令员。1947年3月至12月任中共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纵队党委常委。同年12月至1949年2月任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纵队党委副书记。1949年2月至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兵团第68军(原华北军区第3兵团第6纵队)军长(政治委员向仲华)、党委副书记。1949年6月至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未到职)。经他本人要求,中央军委批准他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副司令员兼湖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率部参加解放华北的多次重要战役战斗。1949年9月至1953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军区副司令员,1953年4月14日至1954年2月29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军区司令员。1951年6月至1953年1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2年4月至1953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副参谋长,1954年2月29日至1955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第二副参谋长(中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黄永胜)。1952年9月至1956年7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1954年8月至1955年4月任中南军区党委常委。1954年12月至1955年2月任中南军区直属队党委常委,1955年2月至4月任第一副书记。1955年3月7日至1968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常务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党委常务委员(1955年6月起),分管后勤工作。1957年12月至1968年6月任广州军区党委副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1966年3月,黄永胜调任总参谋长后,未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指示广州军区政治委员刘兴元对文年生非法进行专案审查。从4月4日起,将文年生非法关押、审查、残酷斗争迫害,到6月6日的51天之内,连续批斗文年生达31次之多,使文年生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到了严重摧残,健康情况明显恶化,却又得不到治疗。然而,作为文天祥后裔的文年生将军,大义凛然,与黄永胜一伙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不屈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1967年5月,黄永胜操纵军区党委全会,免除了文年生军区党委副书记职务。1968年6月7日含冤逝世,时年61岁。“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8年2月1日,中共广州军区委员会正式向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与总政治部递交了《关于为文年生同志彻底平反恢复名誉的报告》。报告中说:“我们认为,文年生同志是林彪反党集团主要成员黄永胜迫害致死的,所列罪名纯属陷害,是冤案,决定为文年生同志彻底平反,恢复名誉,追认为烈士……文年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党我军的优秀干部……文年生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党的我军的一个损失。”1978年8月23日,总政治部批复了这个报告。“广州军区党委:经中央、中央军委批准,同意你们一九七八年二月一日《关于为文年生同志彻底平反,恢复名誉的报告》。追认文年生同志为烈士。撤销军区党委一九七三年九月一日《关于文年生同志问题的报告》和总政对这个报告的批复。”同年9月,广州军区正式为文年生将军召开追悼大会,将军冤案至此终于得以昭雪。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共七大正式代表,中共八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