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路军/西路军足迹/重走红色之旅追寻西路军足迹--血战高台

重走红色之旅追寻西路军足迹--血战高台

血战高台 董振堂拼死沙场

西路军撤离永昌、山丹之后,时间进入1937年。隆冬时节,冰天雪地,堕指裂肤,征战更加艰苦。红五军坚守高台20日,与十倍之敌血战9天8夜,终因寡不敌众,兵殇高台,军长董振堂壮烈牺牲。

重走红色之旅追寻西路军足迹(五)

进军高台

“在西路军历史上,高台县城是个必须被铭记的地方。”高台县西路军历史研究者王光元开门见山,“因为五军的兵败和军长董振堂的牺牲。”

5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素有“塞上水乡、北凉故都”之称的高台县城。在县城文化广场,王光元指着老城墙所在地,向记者讲述西路军血战高台的悲壮历史。

王光元小时候常和伙伴们去破败的老城墙处玩耍,他们经常会从断壁残垣中挖出当年残留的弹壳。随着高耸的文化大楼和跟前文化广场的完工,留在高台老城的历史遗址已经不多,只有绕城北而过的黑河,还依稀残留着红军当年征战高台城的痕迹。

1936年12月底,五军开路,九军居中,三十军殿后,西路军撤离永昌、山丹。“硬如铁石的戈壁滩上,响着我军坚定不移的步伐,像一道钢铁洪流,滚滚向前。”徐向前在其回忆录中写道。“五军在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率领下,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于12月31日早晨占领临泽县城(在今蓼泉镇),政委黄超等人留守临泽,董振堂率军浩浩荡荡向高台城开进。”王光元说。

五军到达高台城,时间恰好是1937年的元旦。一开始风平浪静,进展顺利。“听说红军来了,驻守高台县城的国民党一个团的正规部队和官员闻风丧胆、夹着尾巴一溜烟跑到酒泉去了。”高台县南华学区教师银开源自小就听父亲讲述西路军在高台的历史,“守城的民团缴械投降了,一枪未发,红军顺利占领了高台城。”

军部设在了城北的天主教堂,为了应对马家军的反扑,当天下午,西路军立即开始走街串巷书写抗日标语,走村入户征兵征粮。“我家当时比较富裕,家中还种有五十亩田地,红军到我家征粮时,爷爷主动献出了十斗麦子、五十斤牛油,红军还打了收条。”银开源说,“一个姓叶的连长动员我父亲参加红军,爷爷答应了。”

红军给了银开源的爷爷一捧烟叶,将一顶带红布五角星的灰帽子戴在银开源的父亲银珏的头上,银珏就跟着红军进城了。

将星陨落

5月9日下午,记者一行来到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纪念馆。园内掩埋着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3000多名红西路军烈士的遗骸。“高台大血战,是我军战史上军、师级将领牺牲最多的一次战斗。”王开元说。

1937年1月上旬,九军进驻临泽东南的沙和堡,总指挥部及三十军驻离九军不远的倪家营子。总部直属队和五军一部,驻临泽县城。很快,河东形势发生了变化。“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出尔反尔,破坏和谈,调集四十个师的兵力,拟进攻西安,局势异常紧张。中央军委又令西路军停止西进,在甘州、肃州地区建立根据地,待机策应。”王光元说,“就这样,西路军停在临泽、高台地区,数万马家军尾随而至。”

1月12日凌晨鸡叫时分,马步芳部集中兵力,开始包围高台城。“五军仅有一部电台,置于驻临泽的政委黄超处,无法与总指挥部取得联系。董振堂指挥部队孤军奋战,拼死坚守阵地。”王光元说,“经过一周的激战,因原收编的部分民团叛变,县城被敌人攻破。”“驻守西门的是投诚过来的民团,由于时间紧还没有被改造教育好,战斗进行到15日时,他们看到形势有变,一下子反水了。”银开源说,“于是西城门失守,紧接着东城门和南城门相继失守,双方展开了巷战。”

到19日晚上,除一部分人突围外,剩下的人大都被逼到了天主教堂附近,他们利用夜色的掩护,在北城墙根挖了一个洞,突出重围,来到黑河边。“我父亲在战斗中被冲散,一直藏在北河滩的尸体堆中装死。”银开源的父亲亲眼目睹了董振堂的牺牲。“为了找到其他指战员,董振堂三进三出高台城,最后一次突围出高台城时,已无路可退,马家军把整个北河滩都包围了。腿部已经受伤的董振堂单膝跪地,双枪并举,向敌人射击。直到打剩最后一颗子弹,然后调转枪口,对准自己的胸膛,抠响了扳机。”银开源说。

精神财富

“一个国民党高级军官,为什么在起义后能很快得到我党的高度信任?”高台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蔺学伦这两年一直在研究董振堂。

董振堂原是国民党26路军旅长,1931年被调到江西“剿共”,“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率26路军官兵在宁都起义。起义部队编为红军第五军团,他指挥的五军团,在中央红军五次反“围剿”中,在长征途中,在与四方面军会合后的转战中,英勇奋战。后与四方面军三十三军合编,成为五军。

蔺学伦曾访问过董振堂的老家河北新河县以及江西的宁都起义纪念馆,先后联系到了董振堂在河北老家的长孙和其他亲戚,“和他们聊天采访,稿子写好后发过去让他们看,他们说我写得传记是最好的。”

蔺学伦这本“写得最好”的《董振堂传》正在审查阶段,准备在建党90周年之际出版发行,他说自己这本书的特点是“挖掘出了董振堂的精神和思想”。

“起义前他是国民党军队中少有的不克扣军饷、不置房产、关心士兵的高级将领。为人正直,严于律己,不怕吃苦,爱护战士,处处为人表率;他治军严谨,赏罚分明;作战沉着勇敢,智勇双全。”蔺学伦说,“他本身就具备革命军人的优秀品质,是一位德才兼备的高级指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