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各国军队/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

【国  名】巴勒斯坦国(the State of Palestine)。

【面  积】根据1947年11月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181号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阿拉伯国,面积为1.15万平方公里。但由于当时阿拉伯国家反对该决议,而未在决议规定的地区建立阿拉伯国。1948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占领了181号决议规定的大部分阿拉伯国领土,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该决议规定的全部阿国领土。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宣告成立巴勒斯坦国,但未确定其疆界。自马德里和会至今,巴通过与以和谈,陆续收回了约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

【人  口】881万人,其中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人口为351万,其余为流亡在外的难民。通用阿拉伯语,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首  都】耶路撒冷(Jerusalem ),1947年11月联大第181号决议规定耶路撒冷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以色列通过1948年和1967年两次战争先后占领整个耶路撒冷地区,并于1980年7月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耶路撒冷为新成立的巴勒斯坦国首都。

【国家元首】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2005年1月9日当选。

【简  况】位于亚洲西部,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约旦河西岸东邻约旦,面积为5884平方公里,加沙地带西濒地中海,面积365平方公里。巴勒斯坦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最热月份为7-8月,气温最高达38℃左右。冬季微冷湿润多雨,平均气温为4-11℃,最冷月份为1月。雨季为12月至次年3月。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1020年至923年,犹太人在此建立了希伯来王国。罗马帝国征服巴勒斯坦后,多次镇压犹太人并将大部分幸存者赶出巴勒斯坦,流落世界各地。公元622年,阿拉伯人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自此,阿拉伯人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居民。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后,将其分为两部分:约旦河以东称外约旦,即现今的约旦哈希姆王国;约旦河以西,称巴勒斯坦(即现在所称的巴勒斯坦),包括现今的以色列、加沙和约旦河西岸。

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犹太人同意该决议,并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建立“以色列国”。阿拉伯国家反对和拒绝该决议,于以建国的次日即5月15日向以宣战,结果战败,以占领了上述决议规定的阿国地区大部分土地;另外,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4800平方公里土地;加沙地带的258平方公里则为埃及占领。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即整个巴勒斯坦。很多巴人被迫流落到周围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各地,沦为难民。

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接受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1994年5月,根据巴以达成的协议,巴在加沙、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1995年以来,根据巴以签署的各项协议,巴自治区逐渐扩大,目前巴控制着包括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约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

【主要政治派别】

(1)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Fateh) 简称“法塔赫”。成立于1965年,是巴解的主流派,在巴解中势力最强、影响最大。其武装力量占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95%,得到阿拉伯国家的广泛承认与支持,自称是巴勒斯坦的执政党。“法塔赫”的常设领导机构是中央委员会,由18名成员组成,下设革命委员会,由114名成员组成,革命委员会每三个月召开一次会议,特殊情况例外。革命委员会由“法塔赫”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代表大会一般由500名代表参加,至今已经召开了5次代表大会,最近一次为1988年召开。“法塔赫”有70万成员。阿拉法特去世后,卡杜米继任中央委员会主席。

(2)伊斯兰抵抗运动(Hamas) 简称“哈马斯”,由“伊斯兰”、“抵抗”和“运动”三个阿拉伯词语缩写组成。是亚辛教长于1987年创建的,其前身为“伊斯兰联合会”,目前是巴最活跃的激进武装组织。成员约2万人,在伊朗、叙利亚、黎巴嫩等国设有分支。哈马斯宣称《古兰经》是宪法,强调圣战是实现其目标的唯一手段;强烈反对中东和平进程,主张消灭以色列,解放巴全部被占领土。近年来,哈马斯逐渐调整立场,加快政治化进程。现领导人哈立德·迈沙阿勒在叙利亚定居。2006年1月,哈马斯赢得巴立法会选举并组阁。

(3)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Popular Front) 简称“人阵”。1967年12月由巴勒斯坦解放阵线、复仇青年和归国英雄等组织合并而成,是巴解中第二大组织。主要成员来自于工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政治观点偏左,反对巴以“奥斯陆协议”。该组织有数百人的武装力量。“人阵”领导机构为中央委员会,有165名中央委员。现任总书记为艾哈迈德·萨阿达特。

(4)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Democratic Front) 简称“民阵”。1969年从“人阵”中分裂出来,有6万成员。现任总书记纳耶夫· 哈瓦特迈赫为首的民阵为反对奥斯陆协议而退出了巴解执委会,并与人阵和哈马斯等十个组织组成了“巴勒斯坦力量联盟”。

(5)巴勒斯坦解放阵线(Palestine Liberation Front) 简称“巴解阵”。1976年由“人阵(总部)”分出,1977年4月正式成立。1983年又分为两派。2003年,该党总书记穆罕默德·阿巴斯在伊拉克战争中被美军俘虏。2004年初,阿死于美战俘营。

(6)巴勒斯坦人民斗争阵线(Popular Struggle Front) 简称:“人斗阵”。1967年由“人阵”分裂出来,1971年参加巴解。总书记萨米尔·古希。

(7)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指挥部)(Popular Front (General Command)) 简称“人阵(总部)”1968年初自“人阵”中分出,以大马士革为基地。总书记艾哈迈德·贾布里勒。

(8)巴勒斯坦民主联盟 简称“菲达”。成立于1990年3月3日。总书记拉福阿特。

(9)解放巴勒斯坦阿拉伯阵线(Arab Liberation Front) 简称“阿解阵”。1969年4月成立。现领导人为马哈茂德·伊斯梅尔。

(10)伊斯兰圣战组织(Jihad) 简称“杰哈德”,八十年代后期由穆斯林兄弟会中的激进派发展起来,其宗旨是通过圣战反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解放巴勒斯坦,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该组织属伊斯兰极端组织,曾组织过针对以色列的恐怖主义活动,打击以色列的目标。“杰哈德”的经费来源、群众基础和政治影响都较有限,无法与“哈马斯”相提并论。

(11)“阿拉法特旅”(原“阿克萨烈士旅”Al-Aqsa Brigade) 1994年巴实现部分自治后,在1987年巴大起义中被以监禁的部分“法塔赫”成员获释并成立了“阿克萨烈士旅”。该组织现有成员仅数百人,立场激进,主张武力袭以,拒绝服从“法塔赫”及巴民族权力机构领导。阿拉法特逝世后,更名为“阿拉法特旅”。

(12)巴勒斯坦人民解放战争先锋队(Al Saiqa):该组织及其武装部队通称“闪电”。1968年10月创建,受叙利亚复兴党“巴勒斯坦统一组织地区领导”的领导。“闪电”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总司令部,下设政治部、组织部、军事部等机构。总书记伊萨姆·卡迪,机关刊物为《先锋》周刊。

(13)巴勒斯坦妇女联合会 1965年成立于耶路撒冷,1967年6月战争后移至约旦,19700年从约旦移至黎巴嫩,1982年移至突尼斯,1994年随巴民族权力机构返回巴自治区。巴妇联隶属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加沙地带有7个分支机构,在约旦河西岸有10个分支机构,在许多阿拉伯国家也有分支机构。目前巴妇联主席为埃萨姆·阿卜杜·哈迪。

【军  事】 根据奥斯陆协议,巴自治政府可以建立警察部队以保证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巴人的公共秩序和内部安全。目前巴自治政府约有警察40000人。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相关资料